让脑科学走进作业设计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大家都认识到研究改进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作业设计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业多、作业难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布置作业的针对性不强、作业量失控、作业类型单一等,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业设计缺乏科学的支撑和引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作业的首要功能是巩固知识,减少遗忘。这就需要根据记忆的脑机制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进行作业时间跨度上的设计,把知识的不断巩固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遗忘规律,学习后的遗忘主要发生在这三个时间节点:一是在刚刚完成学习后的时间;二是在学习后的24到48小时;三是在学习后的一周左右。针对遗忘规律,作业设计可安排以下四个时段:一是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的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并完成课堂练习;二是在隔日课堂的一开始,让学生在小组内复述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讲述自己的主要收获;三是两天后,让学生写前日学习日记,对之前学过的内容回头看,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四是要求学生写一周学习小结,对自己一周来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这样不断滚动的方式,把新、旧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融为一体,让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短暂记忆转化为学生的永久记忆。
作业的功能还在于拓展学生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体验,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背景。作业的设计应遵循脑认知发展与加工的规律,从脑科学来看,大脑的可塑性依赖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学生亲身经历和亲自动手参与的实践活动,大脑所获取的不同信息由大脑的不同皮层和部位来储存。当学生回忆某一经验时,相关的储存系统和路径就都被激活而形成一个整体,经验、表象及相关结构脉络得以再现,人的思维能力在不断被激活中得到逐步提高。亲身体验和具体实践既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书本知识学习的目的和归宿。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将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之间建立心理表征和连接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表象越丰富,新旧知识之间的连结点越密集,知识的掌握也就越牢固。为此,在某一单元的知识学习前,应根据这个知识单元所需实践背景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认知经验和知识表象。也可在相关单元知识学习后,设计中长期的研究性作业或课题,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实验、收集材料、整理并形成结论,以活化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密切相连,又超越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尊重儿童、尊重科学、尊重学校和教师的首创精神,才能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多元发展的新天地。
许林,江苏省盐城市教科所原所长,现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4期)
标签: 让脑科学走进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