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短讯!品味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阅读时光)
(资料图片)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网络图片
博尔赫斯曾在《关于天赐的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是啊,对万千读者来说,无数的憧憬与美好都发生在图书馆里。2020年5月,我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第一次相遇,不知不觉转眼已过去了两年。
坐落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前身是始建于1862年的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院图书馆,1925年更名为“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1992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在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馆名沿用至今,但对于不少老读者来说,仍旧习惯将这里称之为“列宁图书馆”。
这里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馆内共收藏着近4300万册图书、手稿、期刊、报纸,等等,包括300多种语言文字的书籍和文献。在这里,你几乎能找到任何想要寻找的书籍,无论是大文豪的真迹,还是带有精美插图的文献资料,抑或是东西方的珍贵古籍。
步入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俄式经典大阶梯,入口上方矗立着图书馆创始人尼古拉·鲁缅采夫伯爵的半身像。沿着主走廊向前,便是最负盛名的三号阅览室,这是欧洲最大的阅读室,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其设计类似欧洲加冕大厅,天花板高达10米。
沉重的木门、复古的欧式桌椅、极具标志性的绿色台灯……家喻户晓的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也曾在这里取景。沿三号阅览室走到尽头,便能看到列宁的坐式雕塑,他似乎正与我们一同安静阅读。
列宁曾言:“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他一生都与书本相伴,从年少求知到投身革命,不管是流放途中,还是侨居异乡;无论路途颠簸,亦是步履匆匆,他总是手捧书籍,从书本中汲取力量。图书馆仿佛是他的第二个“家”,每到一个城市,他就会先去当地图书馆,借助馆内图书进行研究与写作。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读者。有衣着朴素的奶奶手握放大镜研读手稿;有满脸胡须的爷爷在认真进行着学术研究;有表情严肃的女士正在阅读经典文学;有看上去十几岁的年轻学生正埋头苦学……他们无不沉浸于书中,似乎进入了一个纯净无比的世界,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书中驰骋万里,心无旁骛。
坐在阅览室,当阳光洒落在地板和书籍上,手捧一本俄罗斯经典文学细细品读,好不惬意。每当翻开一本喜爱的书,探索、期待、惊喜的心情便常常伴随着我。
在这里,我常常与托翁相遇。拿起《复活》,俄罗斯的广袤原野与一个个农庄跃然纸上,土地在春天解冻、冰柱融化成滴滴水珠,一切都历历在目,我仿佛被带入到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生命轨迹之中。翻开《战争与和平》,我又似乎化身成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纷扰的世界中彷徨迷茫,感受战争下人性的壮丽与颓敝。读到《安娜·卡列尼娜》,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安娜的身影,她在那风雨飘摇、局势动荡的年代矛盾着、反抗着,却最终走向了绝望……
回过神,我向图书馆窗外望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雕像矗立于正门广场中间。他手扶膝盖、低头沉思,也将这样的思考留给了千千万万读者。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高尔基、纳博科夫、阿赫玛托娃……当我想起这些名字,总觉得震撼而幸运。他们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宝库里闪耀,我何其有幸,能通过跨越时空的文字,与他们共享欢乐和忧愁,共尝生活的百般滋味。我享受着徜徉于书海、氤氲于书香之中的时光,贪婪地吮吸着文化的养分。
书香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与市中心的繁华喧嚣相隔,人们在这里品味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壮丽历程,感受时代风云变幻的沧桑脉动。这里书海浩瀚,墨香长存指间。
(作者系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标签: 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