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与大学生就业研讨会暨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第五届年度会议”顺利召开-焦点报道
(资料图片)
近日,由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就业促进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专家组作为指导单位的“新就业形态与大学生就业研讨会暨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第五届年度会议”在线上举办。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指出,新就业形态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重点领域;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权益保障的重心所在;为推进大学生实现更多更好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就业形态,降低了就业门槛,涌现出的众多新职业扩大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容量,不仅丰富了劳动者的就业形式,而且提高了从业者的就业灵活度。高校不仅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变化,也应该在专业设置、培养内容、促成就业观念转变方面有所作为。
与会专家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各种现象如“考研热”“慢就业”“考公热”等的理论逻辑,并结合求职招聘网站数据,详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特点,发现近几年来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一直在增加,其中自由职业和创业的比例都在增加。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高校毕业生期望不匹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发生转变,灵活就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与会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改变了灵活就业的内涵。大学生进入新就业形态是一个普遍现实和长期趋势,新就业形态已经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就业岗位,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协同机制不健全、传统服务手段有限等困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和政策支持,挖掘新就业形态中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推进涉及大学生就业的全链条各环节整体改善,真正实现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与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相互促进,同步提升。